各位亲爱的读者,感谢你们的关注。请点击右上角“关注”,方便随时查看精彩内容。支持作者,写作不易,文中有5秒广告,观看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。
---
文 | 妍妍
编辑 | 妍妍
展开剩余89%李白,唐代杰出的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,创作了无数传世佳作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李白曾为讨得杨贵妃的欢心,写下了一首极尽肉麻的情诗。这首仅28字的诗,短小却充满了对杨贵妃的无限赞美,其中的前两句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。那么,李白是如何用诗句盛赞杨贵妃的呢?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少年志向:李白的仕途梦想
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生于公元701年。他不仅是唐朝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,还是一位出身显赫的奇才。根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是唐朝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,和唐朝皇族有着亲戚关系,这样的背景为他日后追求仕途奠定了基础。
李白的父亲李客曾任职任城尉,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官场的向往。年轻时,李白心怀雄图大志,不仅想在诗歌上有所成就,更渴望进入官场,成就一番政治抱负。他曾说自己希望“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”,可见其志向远大。尽管唐朝已经实行了科举制度,但李白因不喜死记硬背的四书五经,选择了通过“干谒”进入官场。这种依靠熟人关系进入官府的方式虽然被一些士人所不屑,但李白依然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这条道路。
长安梦碎:初次求官失败
到了开元十八年(730年),已经年过三十的李白决定放下四处游历的计划,亲自赴长安寻求官职。他怀揣着希望,期待在这座繁华的都城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然而,现实却对他并不友好。李白首先拜访了光禄卿许辅乾,并通过许的引荐来到了右丞相张说的府上。
张说虽然是丞相,也是诗人,对李白的才华极为欣赏。但不巧的是,张说当时身体不适,卧床休养。更糟糕的是,张说的二儿子对李白十分冷漠,甚至因为嫉妒李白的才华而故意忽视他。李白在长安等待了很长时间,虽然他送礼请客,花光了所有盘缠,但始终未能得到任何消息。无奈之下,李白只能黯然离开长安,这段经历对他打击不小。在他的《行路难》中,他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心情: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……行路难,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”这句诗展现了他当时的迷茫和痛苦,尽管如此,他并没有放弃希望,最后写道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表达了他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。
柳暗花明:李白终于入京
天宝元年(742年)八月,机会终于降临。唐玄宗下令召集天下道门杰出之士,李白在好友元丹丘的推荐下,成功获得了朝廷的诏书,进入了长安。这一次,李白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,他在诗中写道: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”这表现了他终于实现梦想的兴奋之情。
李白再次回到长安时,特地住在上次入京时的旅馆,仿佛是在告诉命运:“我又回来了,而且今非昔比。”果然,这一次,李白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。他得到许多文人和名人的认可,时任秘书少监的贺知章听闻李白到京后,亲自上门拜访,并对李白的诗作《蜀道难》赞赏有加,称他为“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”。这大大满足了李白的虚荣心,也为他进一步打开了仕途之门。
通过贺知章和道士吴筠的引荐,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。唐玄宗不仅赏识李白的才华,还任命他为翰林学士,允许他“随时待诏”,为皇帝创作诗歌,参与宫廷文艺活动。
宫廷生活:诗仙的另一面
进入宫廷后的李白,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他不再像普通官员一样每天朝九晚五上班,他的任务是陪伴唐玄宗饮酒作诗,为皇帝和杨贵妃创作诗歌,增添宫廷的文化气息。然而,这种宫廷生活的规矩和束缚,对习惯自由的李白而言无疑是一种桎梏。他无法适应宫廷的繁文缛节,这种矛盾在他的诗作《宫中行乐词》中得到了体现。
李白明白,想要在这个充满权谋的环境中生存,必须要讨好更多的人,而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杨贵妃。杨贵妃本是唐玄宗的儿媳,后被唐玄宗宠爱,成为后宫最受宠的妃子。在唐玄宗心中,她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。
为了讨得杨贵妃的欢心,李白毫不吝惜地创作了多首赞美她的诗歌,最著名的便是《清平调》。这首诗以仅28个字,把杨贵妃的美貌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,生动地展示了她的绝世容颜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的非凡才华,还巧妙地满足了杨贵妃的虚荣心,也使李白在唐玄宗面前更加受宠。
醉酒惹祸:诗仙的落寞离场
然而,李白的宫廷生活并非一帆风顺。由于他性格不羁,特别是对酒的喜爱,最终给自己带来了麻烦。一次宫廷宴会上,李白喝得酩酊大醉,甚至要求当时权势滔天的宦官高力士为他脱靴。这个举动无疑触犯了当时宫廷的礼仪规范,令人震惊。
高力士虽然忍气吞声地为李白脱下靴子,但这一事件迅速在宫中传开,给李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。许多权贵认为李白太过狂妄,无法遵守宫廷的规矩,甚至唐玄宗也开始重新考虑他在宫中的地位。高力士趁机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进谗言,说李白傲慢无礼,不适合留在宫中。最终,在各方压力下,唐玄宗做出了艰难的决定,将李白逐出宫廷。
离开宫廷后的李白
李白被逐出宫廷后,并没有消沉,反而得到了更多自由。他开始四处游历,足迹遍布大江南北。这段时间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期,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。比如,在《将进酒》中,他写道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这句诗不仅展示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,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。
李白的诗歌影响深远,他的豪放不羁的诗风,成为后世文人效仿的对象。他那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,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精神境界。
李白的一生,既有对仕途的追求,也有对自由诗意的坚持。他的诗歌作品,不仅有应制的诗篇,也有表达真情实感的绝世佳作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即便是被称为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